为增强气候预测理论和应用研究学术成果交流,中国气象局气候预测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2024年度学术年会主题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东亚气候多尺度变异的机理和可预测性、全球气候系统和东亚区域气候模式发展与应用、全球气候现象和东亚气候预测关键技术、气候变化的检测归因和影响评估。会议有关事宜说明如下:
1、会议时间和地点:
时间:2024年10月23-26日
地点:南京金鹰尚美酒店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双龙大道1688号)
2、会议注册报到
10月23日 14:00-20:00 南京金鹰尚美酒店一楼大厅
10月24日 08:30-10:00南京金鹰尚美酒店五楼金鹰C厅会场外
3、会议报告安排(详见会议日程)
10月23日下午 注册报到
10月24日全天 年会开幕式、特邀报告
10月25日上午 专题报告、墙报交流
10月26日 离会
4、住房安排
(1)南京金鹰尚美酒店
单人标准间:490元/天,含单早
双人标准间:490元/天,含双早
(2)南京世纪缘国际会议中心(南京南站百家湖店)
单人标准间:380元/天,含早
会务组将按回执信息统一给与会代表预定南京金鹰尚美酒店住宿,如需预定南京世纪缘国际会议中心住宿,还请单独联系会务组。
与会代表酒店前台自行办理入住手续。
因酒店房间紧张,研究生统一安排入住南京金鹰尚美酒店双人标间。
5、会议联系方式
会议期间,如有其它事宜可直接与会务组联系。
王丹,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电话:025-89681195;
手机:13813959397
Email:wangdan@nju.edu.cn
6、其它事宜
1. 临时改变行程不能参会的代表,请提前通知会务组,以便取消房间。
2. 会议不安排预订返程票,不安排接站送站。
3. 与会人员食宿会议统一安排,住宿费自理。未尽事宜请咨询会务组。
中国气象局气候预测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
2024年度学术年会日程
时间:10月24日上午 地点:金鹰尚美酒店五楼金鹰C厅
时间 | 开幕式 | 主持人 | ||
8:30-8:40 | 介绍嘉宾、领导致辞 | 孙旭光教授 | ||
大会特邀报告 主持人:王林、张文君 | ||||
时间 | 报告人 | 单位 | 报告题目 | |
8:40-9:00 | 王春在 | 中国科学院 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三大洋相互作用:国际多模式模拟比较计划 | |
9:00-9:20 | 唐佑民 | 河海大学 | Deep learning for skillful ENSO prediction | |
9:20-9:40 | 杨海军 | 复旦大学 | 大西洋热盐环流与中华文明演进关系之探讨 | |
9:40-10:00 | 段晚锁 | 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 | 耦合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及其在厄尔尼诺集合预报研究中的应用 | |
10:00-10:20 | 茶歇、合影 | |||
10:20-10:40 | 温之平 | 复旦大学 | The triggering, maintenance mechanism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quasi-biweekly Pacific-Japan teleconnection. | |
10:40-11:00 | 张文君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El Nino-Atlantic Nino因果关系之探讨 | |
11:00-11:20 | 任宏利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热带太平洋多尺度变率在形成超长拉尼娜事件中的角色 | |
11:20-11:40 | 王 林 | 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 | 欧亚大陆北部极端高温与急流遥相关的联系 | |
11:40-12:00 | 王 鑫 | 中国科学院 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东北太平洋风场在El Niño预测中的作用 | |
12:00-13:30 | 午餐(五楼西餐厅自助餐) | |||
时间:10月24日下午 地点:金鹰尚美酒店五楼金鹰C厅
大会特邀报告 主持人:管晓丹,徐邦琪 | |||
时间 | 报告人 | 单位 | 报告题目 |
14:00-14:20 | 范 可 | 中山大学 | 考虑季内变化的气候预测研究 |
14:20-14:40 | 徐邦琪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复合极端天气的次季节机制及可预测性来源 |
14:40-15:00 | 刘 飞 | 中山大学 | 如何准确预测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 |
15:00-15:20 | 周 磊 | 上海交通大学 | 海温梯度对季风季节内变化的影响机制 |
15:20-15:40 | 陈晓丹 | 复旦大学 | 北极海-冰-气系统异常对超强梅雨的贡献 |
15:40-16:00 | 茶歇、墙报交流 | ||
16:00-16:20 | 杨修群 | 南京大学 | How can the surface thermal anomaly affect climate in the mid-high latitudes? |
16:20-16:40 | 宋翔洲 | 河海大学 | 海洋中尺度涡内海气相互作用的精细化时空特征 |
16:40-17:00 | 王开存 | 北京大学 | 全球降水系统空间结构及其变化的卫星遥感研究 |
17:00-17:20 | 梅 伟 | 复旦大学 | 西北太平洋季风槽的变率变化、可预测性及其对台风活动的影响 |
17:20-17:40 | 管晓丹 | 兰州大学 | 典型半干旱区气候特征分析与讨论 |
17:40-18:00 | 胡帅 | 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 | 亚洲高山区加速增暖的年代际预测研究 |
18:30-20:00 | 晚餐(五楼西餐厅自助餐) |
时间:10月25日上午 地点:金鹰尚美酒店七楼会议室1-2
分会报告(1) 主持人:黄丹青,房佳蓓 | |||
时间 | 报告人 | 单位 | 报告题目 |
8:30-8:50 | 房佳蓓 | 南京大学 | 西太平洋副高次季节纬向振荡机制及其与南亚高压的联系 |
8:50-9:10 | 于海鹏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中纬度环流信号对西北极端旱涝事件的影响 |
9:10-9:30 | 左金清 | 国家气候中心 | 热带大西洋海温的可预报性研究 |
9:30-9:50 | 胡海波 | 南京大学 | 不同尺度的北太平洋上层海洋过程对冬季高层大气的联合强迫机制研究 |
9:50-10:10 | 戚友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Future changes of socioeconomic exposure to potential landslide hazards over mainland China |
10:10-10:30 | 茶歇、海报交流 | ||
10:30-10:50 | 黄丹青 | 南京大学 | 不同增暖期我国东部地区小时/日极端降水比较及典型事件分析 |
10:50-11:10 | 何 超 | 暨南大学 | 2024年春季西亚和东亚副热带破纪录极端降水的成因 |
11:10-11:30 | 李冬冬 | 复旦大学 | 乌拉尔山月平均流型转换规律:三平衡态-叉子模型 |
11:30-11:50 | 潘石凤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长江中下游极端高温日数的季节预测 |
12:00-14:00 | 午餐(五楼西餐厅自助餐) |
时间:10月25日上午 地点:金鹰尚美酒店七楼会议室6-7
分会报告(2) 主持人:汪卫平,胡娅敏 | |||
时间 | 报告人 | 单位 | 报告题目 |
8:30-8:50 | 胡娅敏 | 广东省气候中心 | 人类活动对2022年华南冬季降水的影响 |
8:50-9:10 | 程善俊 | 天津市气候中心 | 湿度影响下的中国夏季热浪特征 |
9:10-9:30 | 李欣欣 | 福建省气候中心 | 2022年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机理及可预测性研究 |
9:30-9:50 | 肖云清 | 银川市气象局 | 银川市逐年降水量多时间尺度分析及预测 |
9:50-10:10 | 孙文慧 | 青海省海东市气象局 | 新气候态背景下青藏高原东部气候生产潜力评估及预测 |
10:10-10:30 | 茶歇、海报交流 | ||
10:30-10:50 | 孙小婷 | 国家气候中心 | 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动力和热力过程及其机制:初夏与盛夏的差异 |
10:50-11:10 | 庞轶舒 | 四川省气候中心(西南区域气候中心) | 西南地区冬季异常冷湿/暖干的气候背景分析 |
11:10-11:30 | 罗 玉 | 四川省气候中心(西南区域气候中心) | 冬季四川盆地霾天气对前期青藏高原热力作用的响应 |
11:30-11:50 | 汪卫平 | 贵州省气候中心 | 2022-2023年贵州省季节连旱特征及影响 |
12:00-14:00 | 午餐(五楼西餐厅自助餐) |
墙报交流 时间:10月24日-25日茶歇时间 | ||
报告人 | 单位 | 报告题目 |
叶万恒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过去百年西太副高可预测性的提升:三大洋海温的强迫作用 |
戚慧兰 | 河北省沧州市气象局 | ENSO与中国东部次年夏季气温的联系及其机理 |
俞静雯 | 国家气候中心和复旦大学 | AMO对淮河流域夏季持续性强降水年代际变化背景的调控作用 |
吴清源 | 国家气候中心 | 南亚季风区夏季对流层高层温度变化反馈归因 |
邢少影 | 海南省气候中心 | 冬季斯堪的纳维亚遥相关型的能量收支特征 |
王瑜 | 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青藏高原快速增温的人为影响检测量化 |
申红艳 | 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青藏高原冬季降雪特征及相关环流分析 |
刘璐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 Effects of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at Different Latitudes on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Flood and Drought Years in Southern China(不同纬带大气低频振荡对南方夏季涝旱年降水的影响) |
张志琦 | 上海市气候中心 | S2S模式对梅汛期降水的次季节预测技巧评估 |
任余龙 |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 The mechanism of urban agglomeration causing the enhancement of regional extreme heat and drought events |
岳思妤 | 国家气候中心 | 中国区域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对城市内涝风险的影响 |
杨松 | 江西省气象局气候中心 | 深度学习改进气候模式对中国东南部夏季温度预测 |
李芷卉 | 广东省气候中心 | 广东省群发性高温事件的气候特征研究 |
赖晟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 广西龙舟水期间极端区域性暴雨延伸期分区预报 |
付冬雪 | 吉林省气候中心 | 不同时期中国冬季区域极端冷事件异常大气环流成因分析 |
石晨 |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东北冷涡对江淮流域持续性极端降水的影响及机理 |
陶云 |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2022年4-6月云南异常低温事件的低频特征及成因 |
王莉 | 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 中高纬度环流系统季节内变化对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冬季低温事件协同影响 |
梁阔 | 石家庄市气象局 | 近 40 年北方冬季寒潮强度的异常特征及机理研究 |
任菊章 |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2021/2022年云南冬季异常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
张桂华 | 黑龙江省气象台 | 基于气候季节划分的黑龙江气候康养特征探析 |
康国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中心 | 塔里木盆地极端事件预估分析 |
贾凡妮 | 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气象局 | 通化市气温格点预报订正方法研究 |
秦建国 |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无锡分局 | 1、太湖地区长期水文预报研究进展; 2、非典型周期和气候突变的识别与判定 |
顾佳佳 | 漯河市气象局 | 《2023年沙颍河流域气候公报》 |
印曼曼 | 南京大学 | Amplified wintertime Arctic warming causes Eurasian cooling via nonlinear feedback of suppressed synoptic eddy activities |
张昱培 | 南京大学 | Role of Accelerated Arctic Warming in |
徐梓添 | 南京大学 | Impact of anomalous Eurasian blocking activities on the East Asian Meiyu rainfall |
朱文燕 | 南京大学 | Interdecadal modulation of AMO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ring Arctic Oscillation and the following winter ENSO |
吴佳根 | 南京大学 |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the ENSO-western North Pacific anomalous anticyclone relationship and relevant processes |
张馨尤 | 南京大学 | The interannual wintertime climate modes over mid-high latitude Eurasia and their climate impacts |
徐士琦 | 南京大学 | Enhanced Impact of Autumn North Tropical Atlant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on Subsequent Winter Snowfall in Northeast China after 2001 |
方舟 | 南京大学 |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i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Arctic Oscillation Arctic Center in Wintertime. |
高颖 | 南京大学 | Spatial-temporal interannual relationship of winter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omalies between the Arctic and Tibetan Plateau |
茹丫璐 | 南京大学 | Subseasonal variability of sea level pressure and its influence on snowpack over mid-high-latitude Eurasia during boreal winter |
李依然 | 南京大学 | Influences of Oceanic Processes between the Indian and Pacific Basins on the Eastward Propagation of MJO events Crossing the Maritime Continent |
陆柯成 | 南京大学 | MJO在MC区域东传过程中的海洋热输运过程 |
郝心悦 | 南京大学 | Impacts of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over South Asia on East Asian Spring Climate: Two Possible Dynamical Pathways. |
刘芷含 | 南京大学 | Fire Induced Tropical Rainfall Expansion through Changing Ecosystems |
交通指引
1. 禄口国际机场:在禄口机场站乘坐地铁S1线(南京南站方向),在南京南站下车,换乘地铁1号线(中国药科大学方向),在百家湖站下车,1号口出,步行200米至南京江宁金鹰尚美酒店南门。出租车约29公里至江宁区佳湖东路1912对面。
2. 南京南站:在南京南站乘坐地铁1号线(中国药科大学方向),在百家湖站下车,1号口出,步行200米至南京江宁金鹰尚美酒店南门。出租车约7公里至江宁区佳湖东路1912对面。
3. 南京站:在南京站乘坐地铁1号线(中国药科大学方向),在百家湖站下车,1号口出,步行200米至南京江宁金鹰尚美酒店南门。出租车约19公里至江宁区佳湖东路1912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