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主持和承担项目90余项,其中,新获批国家重大项目及课题、NSFC项目等 12 项,共计4342万元。
项目名称 | 实验室成员 | 主持 / 参加 | 项目 时间 | 项目经费 | 项目类别 |
30-90天气候变异的机理和预测方法研究 | 杨修群 | 主持 | 2018.12-2021.12 | 1479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 |
东亚气候变异动力学 | 杨修群 | 主持 | 2017.01-2022.12 | 1200万 | 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
季风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杨修群 | 主持 | 2017.01-2021.12 | 900万 | 国家海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111)计划”项目 |
基于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的无缝隙气候预测系统研制与评估 | 吴统文 | 主持 | 2016.7-2021.6 | 2800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东亚季风气候年际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 | 任宏利 | 主持 | 2018.12-2021.11 | 1921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 |
“基于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的无缝隙气候预测系统研制与评估”课题4“次季节到年代际尺度的气候可预测性研究” | 张耀存 | 课题组长 | 2016.7-2019.6 | 695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热带和中高纬季节内振荡的动力机理及延伸期预报方法研究”课题3“季节内振荡对我国主要低频气象灾害的影响机理及延伸期预报方法研究” | 陈丽娟 | 课题组长 | 2015.1-2019.8 | 573万 | 973攻关项目 |
“高分辨率全球陆面过程模式研发与应用”课题1“耦合人类活动的陆面物理过程建模” | 黄安宁 | 课题组长 | 2017.7-2022.6 | 534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高分辨率区域地球系统模式的研发及应用”课题3“高分辨率区域海-陆-气耦合地球系统模式研制” | 汤剑平 | 课题组长 | 2018-2023 | 522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全球增暖1.5℃下东亚气候系统的响应及其情景预估” 课题3“基于动力降尺度的东亚气候响应的精细结构及高敏感区” | 郭维栋 | 课题组长 | 2017.7-2022.6 | 517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全球变化数据与云共享平台(课题3-多源数据的不确定性对全球变化认知的影响) | 张宁 | 课题组长 | 2016.7-2021.1 | 500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高分辨率全球气候模式大气物理过程参数化研发和应用”课题2“边界层湍流、低云及浅对流参数化方案研发” | 汪名怀 | 课题组长 | 2017.7-2022.6 | 462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我国东部沿海大气复合污染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技术”课题5“基于超级站平台的立体观测技术优化与集成应用示范” | 孙鉴泞 | 课题组长 | 2016.7-2020.6 | 435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高分辨率全球陆面过程模式研发与应用”课题4“高分辨率全球陆面过程模式的多尺度应用示范” | 李伟平 | 课题组长 | 2017.7-2022.6 | 425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10~30 天极端天气过程可预报性及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3“10~30 天极端天气的预报能力评估及可预报性研究” | 孙旭光 | 课题组长 | 2018.12-2021.12 | 352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 |
东亚季风气候年际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 课题1-东亚季风气候年际变率规律和年际可预测性研究 | 张洋 | 课题组长 | 2018.12-2021.11 | 330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 |
“30-90 天气候变异机理和预测方法研究”课题2“夏季BSISO北传及其对东亚气候影响的机理和预测方法” | 房佳蓓 | 课题组长 | 2018.12-2021.12 | 309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 |
“30-90天气候变异机理和预测方法研究”课题3“中高纬大气低频信号对东亚气候影响的机理和预测方法” | 任雪娟 | 课题组长 | 2018.12-2021.12 | 233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 |
“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专项”课题2“大气污染闭合技术研究” | 袁健 | 课题组长 | 2016-2020 | 400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登陆台风精细结构的观测、预报与影响评估”课题1“登陆台风精细结构的外场科学试验和分析” | 陈宝君 | 课题组长 | 2017-2019 | 330万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气溶胶与天气气候相互作用对我国强霾污染的影响 | 汪名怀 | 主持 | 2018.1-2021.12 | 340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大气复合污染中的物理与化学过程相互作用 | 丁爱军 | 主持 | 2018.1-2022.12 | 400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对平流层水汽的影响及其动力和微物理机制研究 | 陈宝君 | 主持 | 2017-2019 | 330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长三角城市细颗粒物和臭氧的垂直分布、理化耦合及其天气效应 | 王体健 | 主持 | 2016-2019 | 284万 | 灰霾重点基金 |
“我国东部沿海大气复合污染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技术”课题1“近海地基高分辨率观测与数据集成技术” | 张宁 | 骨干 | 2016.7-2020.6 | 590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耦合机理与控制 | 张宁 | 骨干 | 2016.1-2020.12 | 270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基于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的无缝隙气候预测系统研制与评估”课题2“气候系统模式初始同化方法研究” | 张录军 | 参加 | 2016.7-2021.6 | 695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全耦合多尺度空气质量预报模式”课题3“多源资料同化及源解析数值方法” | 王体健 | 参加 | 2017.7-2020.6 | 580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影响区域排放与沉降响应的关键大气过程”课题6“影响区域排放与沉降响应的关键大气过程” | 王体健 | 参加 | 2017.7-2020.6 | 500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古气候参数的数值模拟重建及气候变化归因分析 ” | 况雪源 | 参加 | 2016-2021 | 100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中国北方地区极端气候的变化及成因研究 | 黄丹青 | 参加 | 2016-2021 | 100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人工影响天气基础理论、数值模式技术研究 | 陈宝君 | 参加 | 2018-2021 | 55.6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东亚气候年际预测集成系统研制及业务应用 | 陈丽娟 | 参加 | 2018.12-2021.11 | 264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 |
考虑季节内变化的我国北方冬季气候统计-动力预测研究 | 陈丽娟 | 参加 | 2018.1-2022.12 | 312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长三角典型城市空气污染与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机制的观测与模拟研究 | 孙鉴泞 | 参加 | 2016.1-2019.12 | 240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青藏高原地-气耦合系统变化及其全球气候效应 | 姚永红 | 参加 | 2019-2022 | 98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东部主要城市群区灾害性强降水定量预测研究 | 陈星 | 主持 | 2015-2018 | 98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夏季青藏高原湖泊群区域气候效应及作用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 黄安宁 | 主持 | 2016-2018 | 95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 |
关键陆面参数的反演和优化及其对陆气相互作用过程的改进 | 郭维栋 | 主持 | 2015.1-2018.12 | 96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基于中纬度瞬变动力学的模式评估研究 | 张耀存 | 主持 | 2015.1-2018.12 | 96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区域气候-化学-生态耦合模式的发展及其在短寿命大气污染物气候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 王体健 | 主持 | 2016-2019 | 94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温度变化影响我国东部地区暖季持续性极端降水的机制研究 | 黄丹青 | 主持 | 2016-2019 | 83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基于观测约束的气溶胶间接气候效应研究 | 汪名怀 | 主持 | 2016-2019 | 82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南亚高压次季节尺度异常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西进退的机制研究 | 任雪娟 | 主持 | 2017-2020 | 68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人工催化消减雨的效果和方法研究 | 陈宝君 | 主持 | 2018.1-2021.12 | 68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基于卫星遥感构建东亚植被特征参数及其在区域气候模拟中的应用 | 郭维栋 | 主持 | 2018.1-2021.12 | 68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城市大气边界层垂直通风机制研究 | 张宁 | 主持 | 2017.1-2020.12 | 68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北太平洋海洋锋区结构影响中纬度瞬变涡旋活动的机制研究 | 张洋 | 主持 | 2017.1-2020.12 | 68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一个北半球冬季大气低频流型的形成和维持机制 | 鲍名 | 主持 | 2017.1-2020.12 | 68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El Nino次年夏季东亚降水异常的多样性及其形成机制 | 孙旭光 | 主持 | 2018.1-2021.12 | 68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太平洋中低纬间次表层潜沉水输运在气候变化下对赤道太平洋海温分布及ENSO事件的影响研究 | 胡海波 | 主持 | 2017.1-2020.12 | 68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北半球高空急流型态变化影响冬季极端低温过程区域差异的机理研究 | 况雪源 | 主持 | 2018.1-2021.12 | 68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气候模式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结构性差异研究 | 杨犇 | 主持 | 2017.1-2020.12 | 68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对流耦合MRG波西传过程中的垂直结构变化及湿过程的作用机制 | 冯涛 | 主持 | 2018.1-2021.12 | 68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天气尺度瞬变涡旋强迫在东亚夏季风环流形成中的作用 | 房佳蓓 | 主持 | 2019.1-2022.12 | 62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中国东部对流相容区域气候模拟的增值效应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 汤剑平 | 主持 | 2019-2022 | 62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热带海洋深对流系统空间组织结构特征及其对高空冰云辐射效应的影响 | 袁健 | 主持 | 2019.1-2022.12 | 62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基于中纬度瞬变动力学的模式评估研究 | 杨犇 | 参加 | 2015.1-2018.12 | 96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夏季青藏高原湖泊群区域气候效应及作用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 杨犇 | 参加 | 2016.1-2018.12 | 95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 |
海风发生初期的动力学特征及机理的模拟研究 | 孙鉴泞 | 参加 | 2015.1-2018.12 | 95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大气斜压性垂直结构的改变对温带急流低频变化的影响机理研究 | 聂羽 | 主持 | 2018.1-2020.12 | 25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对北太平洋风暴轴年代际影响的机理研究 | 楚翠娇 | 主持 | 2016-2018 | 24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
黑潮延伸区海温预测的夏季预报障碍及其目标观测敏感区研究 | 武于洁 | 主持 | 2018.01-2020.12 | 23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 |
中国东部人为气溶胶气候效应的季节性特征研究 | 蒋益荃 | 主持 | 2016-2020 | 21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
最易导致两类El Niño事件“春季预报障碍”的初始误差及其在ENSO目标观测中的应用研究 | 田奔 | 主持 | 2017.1-2019.12 | 20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
人为气溶胶对北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率的影响研究 | 陆波 | 主持 | 2017.1-2019.12 | 19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
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与亚洲水塔变化及其广域影响和绿色发展方案: 子课题:“西风-季风断面上水热变化对周边地区天气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郭维栋 | 课题组长 | 2019.1-2022.12 | 176万 |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
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与亚洲水塔变化及其广域影响和绿色发展方案:子课题-青藏高原和南北极大气环流的遥相关 | 张洋 | 课题组长 | 2019.1-2022.12 | 130万 |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
发展月季年客观预测关键技术 | 任宏利 | 主持 | 2017-2020 | 500万 | 中国气象局气象预报业务关键技术发展项目 |
BCC-CSM中海冰模式的改进及其关键物理过程优化研究 | 张录军 | 主持 | 2015.1-2018.12 | 264万 |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
BCC模式评估及物理过程改进 | 黄安宁 | 主持 | 2017.1-2018.12 | 60万 | 中国气象局科研协作项目 |
BCC耦合模式夏季降水季节预测误差诊断分析 | 张耀存 | 主持 | 2018.7-2019.6 | 15万 | 中国气象局数值模式发展专项 |
“T266分辨率BCC_CSM模式湖泊模型改进及性能评估” | 黄安宁 | 主持 | 2018-2019 | 10万 | 中国气象局科研协作项目 |
BCCCSM中海冰模式评估及物理过程改进 | 张录军 | 主持 | 2018.1-2018.12 | 10万 | 中国气象局科研协作项目 |
福建省短期气候预测与延伸期预报业务服务系统研制 | 杨修群 | 主持 | 2016-2019 | 100万 | 横向 |
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程陕西渭北果业区防雹技术研究 | 陈宝君 | 主持 | 2018-2021 | 200万 | 横向 |
线路风灾损失概率预测和覆冰趋势数值预测技术研究 | 张录军 | 主持 | 2017.7-2018.6 | 102万 | 中国南方电网科技项目 |
“输电线路山火预测及蔓延模型研究” | 张录军 | 主持 | 2018.5-2019.6 | 88.8万 | 中国南方电网科技项目 |
太行山东麓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技术试验示范 | 陈宝君 | 主持 | 2017-2019 | 60万 | 河北省“十三五”气象重点工程 |
2018年大风气象监测预警运维 | 张录军 | 主持 | 2018.7-2018.12 | 59.6万 | 中国国家电网科技项目 |
全球高分辨率海洋数值模式中海冰同化系统建设 | 张录军 | 主持 | 2017.7-2018.6 | 30万 | 中国海洋局科技项目 |
福建省人工增雨效果观测系统 | 陈宝君 | 主持 | 2018-2019 | 22万 | 横向 |
川渝地区暖季极端降水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 黄安宁 | 主持 | 2016-2018 | 15万 | 重庆市气象局开放式研究基金项目 |
海冰模式中冰/雪界面湍流交换过程改进及参数优化 | 张录军 | 主持 | 2017.7-2018.6 | 10万 | 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清华大学)科技项目 |
BCC海气耦合模式降水误差诊断 | 杨犇 | 主持 | 2018.7-2019.6 | 10万 | 国家气候中心科研协作项目 |
气候预测检验:厄尔尼诺 | 陆波 | 主持 | 2018.1-2019.12 | 8万 | 中国气象局行业标准项目 |
ENSO对新疆汛期降水的影响及其物理机制的研究 | 陆波 | 主持 | 2018.1-2019.12 | 7万 | 新疆气象局重点项目 |
1D湖泊模型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适用性及改进 | 黄安宁 | 主持 | 2017-2018 | 5万 | 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
惯性内波破碎混合参数化方案在MOM中的应用 | 陆波 | 主持 | 2017.4-2018.1 | 3.5万 |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课题青年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 |
我国东部持续性极端降水的温度依赖性研究 | 黄丹青 | 主持 | 2016-2018 | 3万 | 南信大重点室开放课题 |